全球光通訊市場增添點一覽
"我對光通訊市場從沒損失過信心!"在第三屆中國光網絡鉆研會上,中國電信CTO、我國著名的光網絡專家韋樂平先生激動地說。現在,只管降低本錢、削減破費仍是電信業的主旋律,但資源市場的動蕩并沒有改變電信的需求。未來一年中,光通訊市場將泛起以下幾個增添點,以此為契機,光通訊市場的整體蘇醒指日可待。
光聯網裝備市場將于2004年恢復增添
IMI公司的一份最新市場視察報告稱,全球光聯網裝備市場(SONET、SDH、DWDM、DXC和OXC)在經由一連幾年下跌之后,將于2004年恢復一定水平的增添。
該報告批注,2002年全球光聯網裝備市場在2001年下降29%之后又下降了53%,市場總值為101億美元。2003年這一市場還將下迭6%,但2004年將恢復增添。
但KMI也指出,光聯網裝備市場2004年以后的增添速率將較量低(到2007年也只能抵達120億美元),遠不如2000年前的那種高增添。運營商對投資的審慎態度和最大限度使用現有網絡的戰略、帶寬需求增添的放緩、運營公司的吞并和收購、價錢的下跌,所有這些因素使得光聯網裝備市場雖然會在2004年后泛起反彈,但力度有限。
在光聯網裝備中,差別類別的產品其市場體現也各紛歧樣。2003年,古板的SONET、SDH和交織毗連裝備仍將有大幅下降;2004年,大大都類別的光聯網裝備都將恢復增添。而在2002年-2007年中,下一代SONET和SDH裝備市場的復合年增添率將高達17%,是光聯網裝備市場中增添最快的;DWDM和光交織毗連裝備的復合年增添率也可以劃分抵達11%和9%。
相反,2002年-2007年間古板的SONET和SDH裝備市場將每年下降38%,DXC裝備的年下降率將為5%。
就地區而論,北美和西歐光聯網裝備市場因全球電信業泡沫的破滅而受到的攻擊尤其極重,但在亞太地區,中國和韓國的情形較好,這有助于減輕亞太地區所受的攻擊。
某些亞太國家的公司,如中國的華為,某些類別的裝備在2001年-2002年的銷售額仍有增添,這種情形在一定水平上抵消了由于大都供應商境遇不佳而造成的市場縮小的趨勢。
光部件市場泛起轉機
ElectroniCast公司的董事長和首創人J.Montgomery在最近揭曉的一篇剖析文章中指出,全球光纖部件市場在2000年以前的四分之一世紀里一直是穩步增添的,即從1975年的250萬美元增添到2000年的158億美元,以后的四分之一世紀仍將泛起非??曬鄣腦鎏?,1999年-2003年光部件市場的大起大落不過是這種恒久增添中的一段插曲。
對光通訊網恒久強勁增添的展望,加上富厚的資金泉源,導致了1999年-2000年光通訊領域的巨量投資。大批網絡的同時擴建不但影響到光部件供應商的生產,也使裝備供應商通過過量的定貨來預防欠缺。可是,電子商業城(dot-coms)和其他熱門投資的驀地降溫,使電信業在2000年中資金泉源鐫汰。
隨著投資的"蒸發",光網絡裝備的生產放慢,2001年-2002年所需的光部件就靠過量的存貨來知足。這導致了光部件訂貨的大幅下迭,特殊是遠程通訊領域,光部件的訂貨量在2001年下降了65%-75%,2002年上半年又下降了15%-20%,這種情形也使部件價錢下滑。
1999年-2003年光部件市場大起大落,在遠程領域(特殊是新Internet和海底光纜網)體現最為顯著,SONE/SDH網絡裝備用的部件所受影響次之,受影響最小的是城域/接入網、企業網以及SAN等領域所用的部件。就地區來說,此次大起大落,歐洲和日本沒有北美那么嚴重。
展望未來,Montgomery以為形勢是令人鼓舞的。大都領域光部件的過量存貨已在2003年上半年獲得消化。2002年底和2003年頭光部件的訂貨已最先回升。那些在商業上有生涯力的新興部件供應商正在獲得新一輪的資金供應,而那些較落伍的公司將再次成為收購或吞并的工具。
該文展望全球光部件的交貨量,2003年可望增添10%-15%,2004年將增添25%-30%,2005年以及以后將抵達30%-35%的年增添率。市場的轉變將使相關廠商把重點放在降低每功效本錢(Cost-per-function)和部件小型化上。價錢的降低將通過刷新部件設計(如提高集成度、接納新看法的封裝、減小部件尺寸等)來實現。從數目上講,以后增添最快的將是接入網、用戶駐地網和裝備內部互連用的光部件。
PON市場泛起蘇醒跡象
美國Probe Group公司在其最新的一份市場報告中稱,由于手藝、管制上的問題和經濟不景氣而深受影響的無源光網絡(PON)市場,現已泛起蘇醒跡象。 憑證該公司的統計,2002年全球PON市場總值為1.175億美元,其中,光纖抵家PON為3270萬美元,光纖到大樓PON為8480萬美元。而在2003年-2008年,全球PON市場的復合年增添率將抵達39.3%。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最近對單獨計價的網元平臺(UNE-P)所作的決議批注,地區性的Bell運營公司并非一定要與競爭性的服務提供商分享寬帶接入裝備,這為在美國推廣應用PON掃除了一個障礙。
在亞洲,這一市場的增添主要在于光纖到大樓(FTTB)的PON。Probe Group公司的剖析人士稱,日本NTT公司不但與系統銷售商配合開發了一系列PON手藝,并于去年秋季最先了多幢單位/公寓樓FTTB的商業應用。韓國、新加坡、中國的服務提供商也已準備來年實現商業性的PON FTTB應用。 MSPP市場異軍突起 美國IDC公司在其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只管整個光通訊裝備市場在2002年繼續萎縮,但全球SONET/SDH多種服務提供平臺(MSPP)市場在2002年仍增添了25%,抵達14億美元。
IDC公司的剖析職員稱,MSPP最先是由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新建設的小公司推向市場的,但在三年內,MSPP就成了下一代光聯網裝備的主要組成部分。MSPP市場在2003年將增添到16億美元,2007年可抵達32億美元,2003年-2007年的復合年增添率將高達18%。
MSPP是基于下一代SONET/SDH手藝的新的網絡元素,用以取代電信公司網絡中老式的SONET/SDH分插復用器。為什么在蕭條的光通訊市場中MSPP能夠一枝獨秀?IDC以為主要有以下緣故原由:
●市場從CLEC(競爭性的地區通訊公司)再次向政府部分運營的通訊公司轉移,有利于MSPP市場的生長,由于MSPP原來就源于SONET/SDH手藝,對政府部分運營的通訊公司吸引力也是最強的。
●數據通訊量的一連增添和通訊公司把戰略重點更多地放在數據營業上,促使這些公司選擇MSPP來取代古板的SONET/SDH分插復用器,由于MSPP能比后者更有用、更廉價地處置懲罰數據通訊量。
●古板的電信銷售商正在把MSPP投入市場,因此關于他們現有的運營商客戶來說,決議轉向MSPP似乎危害較小。
●MSPP具有全球性的吸引力。雖然MSPP市場原是電信業昌盛時期在北美爆發的,但2002年MSPP銷售商的收入有64%是來自北美以外的國家。
亞太地區
海底光通訊市場遠景看好
隨著光通訊市場泡沫的破滅,全球海底光通訊市場也迅速跌入谷底。據TeleGeography公司統計,全球海底光纜系統的投資額,2001年曾高達130億美元,但2002年一下子跌到34億美元,2003年預計將只有12億美元。
可是,從久遠看法看,海底光通訊市場還將有一定增添空間。隨著通訊量的一直增添,目今容量大于需求的狀態終將竣事,海底光纜系統將再次進入生耐久,跨太平洋/亞太海底光通訊尤其云云。
據美國Pioneer Consulting公司的最新展望,從2002年到2012年,跨太平洋海底光纜的容量將每年增添42%,2012年可抵達16Tbit/s,而亞太地區海底光纜容量在統一段時間的復合年增添率為46%,2012年將抵達21Tbit/s。
該公司預計,到2012年,在跨太平洋/亞太海底光通訊中,Internet通訊將險些把企業數據通訊和話音通訊傾軋掉。不過,2002年-2012年間,企業數據通訊仍將有一定增添,而話音通訊量將恒久穩固。
日本將是跨太平洋/亞太海底光通訊需求的主要推動者。但在決議何時何地需要容量升級和敷設新的海底光纜方面,該地區第二梯隊的國家將起到主要作用。
現在跨太平洋和亞太地區海底光纜系統的容量使用率劃分為60%和58%,但Pioneer Consulting公司以為,同以后的容量缺乏比起來,現在的容量過剩并不嚴重。在泛起現實的容量缺乏之前,將會建一些新的系統,而建設新的海底光纜系統的時機將首先泛起在跨太平洋的路由上,也許最早就在2005年,在亞太地區市場上則要稍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