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影響我國電力供需的幾大因素
2004年我國經濟生長的國際、海內情形將進一步改善,汽車、房地產、鋼鐵、電力等古板熱門工業對經濟增添的拉行動用不會弱于2003年,同時IT業、電信等高新手藝工業逐步最先蘇醒,宏觀經濟中需求缺乏、物價低迷、就業難題等問題將逐步緩解,預計2004年,我國經濟將承接2003年的擴張勢頭繼續堅持快速增添態勢,投資消耗增添不協調的狀態有所改變。經濟生長的情形,決議了2004年我國的電力需求仍將泛起出快速增添的態勢,但以下幾大因素將對電力需求有所影響。
一、電煤供應對發電的影響
從2003年年頭最先,主要受煤價影響,電煤供應一再緊迫。年頭,產煤大省山西、陜西的個體火電廠就鬧“煤荒”。進入10月份,天下電煤庫存呈下降趨勢;11月后,電煤庫存下降趨勢進一步加速,阻止 11月17日,直供電網庫存1226萬噸,較10月份的1367萬噸下降141萬噸,有28個電廠電煤庫存降到清靜警戒線以下,僅能知足2~3天正常發電用煤量,部分電廠因缺煤而?;?。
剖析其緣故原由,主要是冬季以來,進入儲煤岑嶺期,鐵路運力缺乏、海上運力主要、公路治理超載超限等為電煤供應增添了特另外倒運因素。隨著電力、鋼鐵、建材等行業的一連快速增添,天下大宗貨物運輸需求進一步興旺,煤炭運輸泛起部分地區和線路主要的狀態。據相識,1~11月份,毗連我國煤炭基地山西與北煤南運樞紐秦皇島港的大秦鐵蹊徑共運送煤炭10006萬噸,同比增添800萬噸,增添8.7%。只管云云,目今煤炭運輸主要的趨勢仍很突出。1~11月煤炭請求車知足率為68%,比上年同期低6個百分點;11月當月,鐵路煤炭日均請求車知足率僅為55.0%,而上年同期為65.9%。現在北方各主要口岸煤炭港存普遍較低。5月尾,沿海的北方五港(秦皇島、天津、青島、日照、連云港)及長江四港(枝城、武漢、蕪湖、南京)口岸存煤為946萬噸,其中內貿煤609萬噸。到11月尾,存煤只剩570萬噸,其中內貿煤320萬噸。
2003年天下消耗電煤大致8.5億噸,據起源估算,2004年對電煤的需求將增添約8000萬噸,可是總量、價錢、質量和運力等方面泛起的四大矛盾,使電煤供應形勢很嚴肅。首先,2004年電力、冶金、建材等各行業煤炭新增需求總計將在1.3億噸左右,整年總需求凌駕17億噸。2002年和2003年原國有重點煤礦產量均已經超生產能約16%,由于新投產礦井少,新增生產能力趕不上需求增添,煤炭供應總量缺乏的矛盾凸顯;并且,發電用的貧瘦煤、無煙煤欠缺,越發劇了電煤供應總量矛盾。其次,只管國家發改委批準電煤價錢上漲幅度不凌駕12元/噸,但煤電雙方的價錢矛盾仍然很大,例如煤炭訂貨會許多條約“簽量不簽價”。第三,由于國家大煤礦早已超能力生產,缺乏部分只能由小煤窯增補,“摻雜使假”征象仰面,煤炭質量下降。第四,鐵路運力缺乏、海上運力主要、公路治理超載超限等綜合因素形成了煤炭運輸矛盾。
因此,2004年煤炭供應總量、價錢、煤炭運輸都可能倒運于火電機組的正常生產。
二、電價調解對電力需求的影響
1、電煤價錢上漲推動火電廠上網電價平均上漲0.7分/千瓦時,銷售電價上漲0.8分/千瓦時。為相識決煤炭漲價對發電本錢增支的影響,調理電力供應,從2004年1月1日起在天下規模內(上海除外)調解電價,省級及以上電網調理的燃煤機組上網電價一律提高0.7分/千瓦時,以解決2003、2004年煤炭漲價對發電本錢增支的影響,銷售電價響應調解, 除住民、農業生產用電外,其余種種用電價錢統一提高0.8分/千瓦時(含稅)。由于本調價計劃適用于所有工業用戶,以是并不影響種種工業產品在海內市場的競爭名堂,主要影響以出口為主的高耗電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但影響有限。因此電價提高0.8分/千瓦時對需電量快速增添的抑制作用不大。
2、作廢優惠電價對高耗電企業爆發一定的影響。2003年國家電監會舉行了一次天下電價大檢查,針對檢查出的“越權違規制訂優惠電價政策”問題,大部分地方已對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優惠電價舉行了整理,并提出逐步解決的計劃。 現在,各省(區、市)在陸續出臺疏導電煤價錢上漲的電價調解計劃時,對未征收“兩分錢”農網還貸基金(原電力建設基金)的電解鋁、銅、氯堿等高耗能企業,將恢復征收農網還貸基金。
該電價調解政策主要影響那些電解鋁、銅、氯堿行業,如對高耗電的電解鋁行業來說,2004年銷售電價上漲0.8分/千瓦時,將使電解鋁生產本錢上升123元/噸,若是加上恢復征收“兩分錢”農網還貸基金的因素,一些電解鋁企業的生產本錢將上升430元/噸,僅此一項,其利潤將下降4%左右。這些行業中原來免征“兩分錢”農網還貸基金的企業,產品本錢會有所上升,影響其產品的競爭能力,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可能泛起虧損而停產,從而會減緩有色金屬工業用電增添速率。
三、電力供應限制對電力需求的影響
在嚴重缺電地區,受到電力供應缺乏的影響,對用戶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拉閘限電、用電質量下降,別的,企業的開工率也受到攻擊,華東等地實驗的“開二停一”、“開五停二”、“開三停四”等政策,限制了電量的增添。
通常新增裝機與新增用電裝備的合理匹配比為1:2.0~1:2.3。 2002年天下新增裝機1796萬千瓦,新增用電裝備12584萬千瓦,比例抵達1:7,縱然按更寬松的比例1:2.5盤算,2002年裝機欠帳3200萬千瓦,按2003年的發電使用小時數折算成電量約莫為1680億千瓦時,其中有1500億千瓦時依賴提高現有機組的裝備使用小時數舉行填補,尚有約莫180億千瓦時為電力供應缺乏對電力需求的限制,對 2003年天下電力消耗增添的影響約莫為1.1個百分點。
2003年天下新增電源2793萬千瓦,1~9月統計的天下19個省份用戶上報業擴報裝容量約莫為7770萬千瓦,其中受理5066萬千瓦,按此推算,2003年天下新增用電裝備容量約莫為1億千瓦,電源新虧欠1100萬千瓦左右,按2003年的使用小時數折合成電量約莫為580億千瓦時,若是不可繼續提高現有機組的使用小時數,供應缺乏對2004年天下電力消耗增添速率的影響約莫為2.8個百分點。
四、需求側管理對部分地區最大負荷的影響
憑證統計,2003年迎峰度夏時代,江蘇、浙江、上海、廣東、河北、湖北、湖南等省均通過需求側管理步伐來實現削峰目的,各地現實削峰效果劃分為:江蘇240萬千瓦、浙江140萬千瓦、上海170萬千瓦、廣東225萬千瓦、湖北100萬千瓦、湖南70萬千瓦、河北南網25萬千瓦。
憑證對2002年6~9月的負荷統計,華東電網整點負荷抵達年最大負荷95%以上的僅有10小時,占同期小時總數的0.34%。2003年6~9月,該數值上升到82小時,占同期小時總數的2.80%,抵達97%以上的有24小時,占0.82%,抵達98%以上的有10小時,占0.34%。若是以最大負荷的97%~98%作為需求側管理步伐能夠抵達的目的,華東電網在已經實驗需求側管理事情的基礎上尚有110~170萬千瓦的移峰潛力。以該目的推算,華中電網尚有70~100萬千瓦的移峰潛力,南方電網尚有80~120萬千瓦的移峰潛力。西北電網、華北電網在2003年開展需求側管理事情未幾,以最大負荷的95%作為目的,劃分有70萬和200萬左右的移峰潛力。天下所有電網移峰潛力合計在 500萬千瓦以上。若是這些潛力能被逐步挖掘,會減慢這些地區的最大負荷增添速率2~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