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科院戰略咨詢院)25日在北京正式揭牌建設碳中和戰略研究中心,同時宣布的《2020中國可一連生長報告:探索邁向碳中和之路》提出,到2050年爭取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起源形成零碳社會。
中科院戰略咨詢院院長潘教峰體現,組建碳中和戰略研究中心,是該院面向國家碳中和重大戰略決議需求的主要行動。碳中和戰略研究中心將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政策、手藝蹊徑、理論要領等領域的重點熱門問題,著力成為碳中和戰略頭腦主要孝順者和決議主要支持者。
中科院重大科技使命局副局長陳海生指出,新建設的碳中和戰略研究中心是應國家決議需求而生,未來事情一定要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碳中和戰略研究力量,更好支持國家各部分的雙碳(碳中和、碳達峰)政策制訂和執行。
天下人大常委會委員、國家天氣轉變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戰略咨詢院副院長王毅擔當碳中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來自國家天氣轉變專家委員會、國家生長和刷新委員會、生態情形部、國務院生長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近30位院士專家,受聘擔當碳中和戰略研究中心咨詢照料組成員。
在當天揭牌儀式上,王毅先容了《2020中國可一連生長報告:探索邁向碳中和之路》主要內容:聚焦周全綠色低碳轉型及碳中和蹊徑圖,研判中國面臨的內外部機緣和挑戰,提出中恒久碳中和的總體思緒、基本路徑和主要步伐,并從構建碳中和立法系統、優化碳排放宏觀管理體制、碳排放總量控制系統、安排碳中和手藝支持系統、加速碳市場機制建設、完善投融資政策等角度提出詳細建議。
該報告提出中國碳中和的分階段戰略目的稱,“十四五”時代碳排放增添應進入平臺期,部分東部蓬勃省市、西南可再生能源稟賦好的省市等應率先實現達峰,2030年前推動碳排放盡早達峰,到2050年爭取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起源形成零碳社會;到2060年,通過碳匯、負排松手藝、非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等步伐,爭取向全溫室氣體排放中和邁進。
據相識,《中國可一連生長報告》是中科院主要年度系列報告,旨在使國家決議層和社會公眾更好相識可一連生長的最新趨勢,由中科院組織科學家和相關領域權威專家編輯,新宣布的報告已由科學出書社出書。(泉源 中國能源網)